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基于旅游影响的分析视角

被引:24
作者
侯兵 [1 ,2 ]
黄震方 [2 ]
徐海军 [2 ,3 ]
机构
[1] 扬州大学旅游管理系
[2] 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
[3] 国家旅游局市场调研处
关键词
旅游影响; 乡村旅游地; 城市化; 调控对策;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0.09.007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对旅游影响的研究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三重视角入手,得出旅游影响是互为条件的复合体系的论断。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体现在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角色,由旅游开发引发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包括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乡村经济发展的自觉需要是产生城市化问题的四重动力。针对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问题,提出合理规划、营造特色、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建构统一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等应对措施,以引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新进展与框架 [J].
孙九霞 ;
马涛 .
求索 , 2009, (06) :72-74
[2]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 [J].
卢松 ;
张捷 ;
苏勤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536-548
[3]   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 [J].
罗文斌 ;
戴美琪 ;
汪友结 ;
吴泽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1) :41-45
[4]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重庆南川区金佛山为例 [J].
刘德秀 ;
秦远好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33-138
[5]   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平遥、丽江古城为例 [J].
黄玉理 ;
龙良富 ;
王玉琼 .
人文地理, 2008, (02) :91-94
[6]   乡村旅游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J].
侯兵 ;
胡丹 .
乡镇经济, 2007, (11) :42-44
[7]   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甘肃省为例 [J].
李并成 .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2) :31-33
[8]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谢婷 ;
钟林生 ;
陈田 ;
袁弘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5) :120-130
[9]   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 [J].
冯云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4) :71-74+80
[10]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初探 [J].
王小侠 ;
刘杰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