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遗传工程荧光假单胞菌IPP202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5
作者
丁之铨
张杰
陈中义
黄大昉
李季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3] 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北京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遗传工程;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1.01.002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对遗传工程荧光假单胞菌IPP2 0 2进行了质粒稳定性检测、抑菌活性测定、在棉花根部和叶面定殖能力分析、杀虫蛋白抗紫外能力检测及田间杀虫活性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 ,工程菌与出发菌株P30 3相比 ,其抑菌、定殖等有益于植物的优良特性未发生显著变化 ;经过连续培养和连续稀释培养后工程菌的质粒都非常稳定 ;广波长紫外线照射 2h后 ,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由于裸露的伴孢晶体杀虫蛋白受紫外线破坏因而杀虫活性大大下降 ,而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的活性变化不大 ;IPP2 0 2田间杀虫活性与Bt野生菌株接近。工程菌有望解决Bt本身存在的杀虫蛋白多以裸露晶体的形式存在而易受紫外线破坏的弱点 ,同时也发挥了P30 3菌株在多种植物上定殖能力的优点 ,使其具有在植物周围大量繁殖而直到杀虫作用的优势。通过进一步研究 ,将有望构建成更有实用价值的工程菌。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杀虫防病基因工程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
    陈中义
    张杰
    曹景萍
    丁之铨
    黄大昉
    陈志谊
    [J]. 生物工程学报, 1999, (02) : 88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