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的中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安静 [1 ]
孟渤 [2 ]
冯宗宪 [1 ]
刘宇 [3 ,4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增加值贸易; 价值链; 贸易隐含碳; 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200201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借助增加值贸易概念,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在跨省跨产业的中国国内价值链框架下测算各省二氧化碳的生产侧排放、消费侧排放,将区域间排放转移按传统贸易、简单价值链贸易和复杂价值链贸易进行分解测算并评估不同贸易路径上排放转移的潜在环境成本。研究发现:(1)2012年中国大部分省份参与国内价值链过程中的碳排放占其生产侧总碳排放的80%以上,有一半的省份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2)与通过跨省的传统贸易创造增加值方式相比,通过国内价值链贸易创造的增加值更高碳;(3)2012年中国跨区域的排放转移比2007年增加了148.2%,约29.8亿吨,其中通过简单价值链和复杂价值链的排放转移分别增加了119.6%和336.7%,约10.8亿吨和15.9亿吨,这两条价值链上排放转移的环境成本也有较大增加;(4)西北地区是碳排放净流出最多的区域,东部沿海地区是净流入最多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转移效应研究 [J].
余丽丽 ;
彭水军 .
统计研究, 2018, 35 (04) :16-29
[2]   中国区域的国家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区域互动与增值收益 [J].
潘文卿 ;
李跟强 .
经济研究, 2018, 53 (03) :171-186
[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隐含碳研究 [J].
潘安 .
统计研究, 2018, 35 (01) :53-64
[4]   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 [J].
王安静 ;
冯宗宪 ;
孟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8) :89-104
[5]   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转移评价及预测研究 [J].
杨顺顺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55-67
[6]  
Assessment of carbon leakage by channels: An approach combining CGE model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Xiujie Tan,Yu Liu,Jingbo Cui,Bin Su.Energy Economics . 2018
[7]  
Tracing CO 2 emissions in global value chains[J] . Bo Meng,Glen P. Peters,Zhi Wang,Meng Li.Energy Economics . 2018
[8]  
A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J] . Zengkai Zhang,Kunfu Zhu,Geoffrey J.D. Hewings.Energy Economics . 2017
[9]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in determining China’s regional CO2 emissions growth: 2007–2010[J] . Bo Meng,Jianguo Wang,Robbie Andrew,Hao Xiao,Jinjun Xue,Glen P. Peters.Energy Economics . 2017
[10]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Japan trade [J].
Zhao, Yuhuan ;
Wang, Song ;
Yang, Jiaqin ;
Zhang, Zhonghua ;
Liu, Ya .
APPLIED ECONOMICS, 2016, 48 (16) :1515-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