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长失调对光腔衰荡法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易亨瑜
吕百达
胡晓阳
田小强
张凯
机构
[1] 四川大学激光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四川成都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4] 四川绵阳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测量精度; 光腔衰荡; 腔长失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84 [薄膜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0501 ; 1406 ;
摘要
只考虑腔长失调因素下建立了反射率模拟测量的理论模型。根据高斯光束传输规律分析了腔长失调对衰荡腔模式耦合的影响,推导了腔长失调与谐振腔输出脉冲信号、衰荡信号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拟了腔长失调在±10mm范围内的光脉冲衰荡现象。结果表明:对于光敏面直径为0.2mm的高速探测器,为了保证10-6的测量精度,腔长的失调量应控制在±1mm之间。在光路调节中采用具有对数变换功能的示波器和动态范围较大的探测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93 / 9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激光光学.[M].吕百达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2]   用光腔衰荡测定腔镜及镜片的反射率 [J].
赵宏太 ;
柳晓军 ;
王谨 ;
曹俊文 ;
赵志 ;
詹明生 .
光电子·激光, 2001, (01) :71-73
[3]   用光腔衰荡光谱方法精确测量高反镜的反射率 [J].
孙福革 ;
戴东旭 ;
解金春 ;
孙龙 ;
房本杰 .
中国激光, 1999, (01) :36-39
[4]   复合衰荡光腔技术精确检测COIL腔镜高反射率 [J].
盛新志 ;
孙福革 ;
白吉玲 ;
顾玉昆 ;
沙国河 ;
谢金春 ;
房本杰 ;
孙龙 ;
庄琦 ;
杨柏龄 ;
桑凤亭 .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98, (02)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