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新太古代蛇绿岩套基本特征的初步报道

被引:7
作者
李江海
TKUSKY
黄雄南
钱祥麟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 DepartmentofEarthandAtmosphericSciences
[3] StLouisUniversity
[4]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5] StLouisMO
[6] USA
[7] 北京
关键词
洋壳残片; 板块构造; 新太古代; 华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冀东遵化新太古代构造带内首次识别出了东湾子蛇绿岩套残片 ,它具备严格意义上蛇绿岩套层序 ,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变形枕状熔岩和变沉积岩、席状岩墙杂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杂岩、镁铁质 -超镁铁质杂岩堆积岩、超镁铁质构造岩。其中 ,席状岩墙杂岩规模巨大 ,由密集分布的基性岩墙组成 ,并显示特征的单向冷凝边。岩浆构造及层序指示该蛇绿岩套向西掀斜 ,并因构造变形使层序重复。根据已有的 2 .6 7~ 2 .79Ga的 Sm - Nd全岩等时线年龄 ,及其被奥长花岗岩体 (锆石 U - Pb2 5 0 1+19/ - 16 Ma)侵位 ,可以认为东湾子蛇绿岩套形成于新太古代。它的发现对于早期板块构造的研究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陆块基底构造格局及早期大陆克拉通化过程 [J].
李江海 ;
钱祥麟 ;
黄雄南 ;
刘树文 .
岩石学报, 2000, (01) :1-10
[2]   山西省五台山晚太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一种可能的古蛇绿混杂岩 [J].
王凯怡 ;
李继亮 ;
郝杰 ;
柴育成 ;
周少平 .
岩石学报, 1997, (02) :14-26
[3]   早前寒武纪洋壳的地质记录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J].
李江海 .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1) :12-18
[4]  
Growth of granite–greenstone terranes at convergent margins; and stabilization of Archean cratons.[J].Timothy M Kusky;Ali Polat.Tectonophysics.1999, 1
[5]  
中朝古大陆太古宙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M].伍家善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6]  
中朝准地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M].赵宗溥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7]  
冀东金厂峪地区高级变质区地质与金矿床.[M].张秋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8]  
冀东前寒武纪铁矿地质.[M].钱祥麟等 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