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会抗争研究范式的探讨——基于本体论与方法论视角

被引:18
作者
童星 [1 ]
张乐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山东大学〔威海〕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社会抗争; 研究范式; 抗争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03 [科学的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国内的社会抗争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态势。这表现在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混合性和研究结论的争议性等方面。整体上,抗争研究的本体论依旧可以归为"抗争政治"的范畴;从方法论基础上看,存在着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大传统;就具体研究方法而言,则出现了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融合趋势。抗争研究质量的评价应从各种研究范式的相互理解、承认和对话中寻找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9+282 +28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1]  
“气”与抗争政治.[M].应星;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  
抗争性政治.[M].于建嵘; 著.人民出版社.2010,
[13]  
抗议政治学.[M].谢岳;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4]  
抗争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美) 塔罗 (Tarrow;S.) ; 著.译林出版社.2010,
[15]  
如何做质性研究.[M].(英) 希尔弗曼 (Silverman;D.) ;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6]  
质的研究设计.[M].(美) 马克斯韦尔 (Maxwell;J.A.) ;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7]  
市场、阶级与社会.[M].沈原;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9]  
运动中的力量.[M].(美)西德尼·塔罗(SidneyTarrow)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5,
[20]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