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27
作者
郑敬刚 [1 ]
董东平 [1 ]
赵登海 [2 ]
何明珠 [3 ]
李新荣 [3 ]
机构
[1]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土壤水分; 主成分排序; 贺兰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CANOCO排序研究了贺兰山西坡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梯度上,贺兰山西坡植被大致可以划分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针茅(Stipagrandis)群落和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灰榆(Ulmus glaucescens)群落3种类型。从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来看,不同植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分异。在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盐碱化梯度,沿着藏锦鸡儿群落—珍珠猪毛菜、猫头刺群落—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序列,土壤盐碱化程度不断增强;第二排序轴则反映了土壤结构梯度,沿着藏锦鸡儿群落—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珍珠猪毛菜、猫头刺群落序列,土壤质地逐渐粗化;在短花针茅-大针茅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水分梯度,第二排序轴反映了海拔梯度上的水热组合梯度;在蒙古扁桃-灰榆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pH梯度,沿着灰榆、蒙古扁桃群落—蒙古扁桃、金露梅群落—蒙古扁桃群落序列,土壤pH值逐渐下降;第二排序轴主要反映了土壤结构梯度,沿着蒙古扁桃群落—灰榆、蒙古扁桃群落—蒙古扁桃、金露梅群落序列,土壤中粉粒、粘粒含量逐渐增加,土壤质地呈细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559 / 45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雪被对川西高山植被坡向性分异的影响 [J].
吴彦 ;
VGOnipchenko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20-5129
[2]   长城北京段风景区植被特征及植物多样性 [J].
袁秀 ;
李景文 ;
李俊清 .
生态学报, 2007, (03) :977-988
[3]   试论贺兰山植物多样性的若干特点 [J].
郑敬刚 ;
张景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4) :110-114
[4]   贺兰山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异 [J].
梁存柱 ;
朱宗元 ;
王炜 ;
裴浩 ;
张韬 ;
王永利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3) :361-368
[5]   封育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群落结构的影响 [J].
李锋瑞 ;
赵丽娅 ;
王树芳 ;
王先之 .
草业学报, 2003, (04) :90-99
[6]   新疆博格达山地面生苔藓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J].
张元明 ;
曹同 ;
潘伯荣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1) :10-16
[7]   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植被梯度分析及环境解释 [J].
王国宏 ;
杨利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733-740
[8]   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灌木类群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J].
李新荣 ;
刘新民 ;
杨正宇 .
中国沙漠, 1998, (02) :28-29+31-35
[9]   安西荒漠植被的多元分析 [J].
王孝安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5) :461-466
[10]   青海湖北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刘庆 ;
周立华 .
植物学报, 1996, (11) :88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