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王晓波 [1 ]
车威 [1 ]
纪荣婷 [1 ]
何传龙 [2 ]
朱安宁 [3 ]
王伏伟 [1 ]
朱林 [1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3] 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作; 砂姜黑土; 有机质; 氮素; 微生物生物量;
D O I
10.13758/j.cnki.tr.2015.03.009
中图分类号
S158.5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分别采集小麦成熟期、玉米成熟期和小麦播种期耕层土样,研究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焚烧还田和火粪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减耕和免耕)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以期得到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但是对速效氮含量影响不大。在不同的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处理中,秸秆火粪还田和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秸秆火粪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45 g/kg和0.131 g/kg;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3.36 g/kg和0.095 g/kg;减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和秸秆粉碎还田对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效果不显著;秸秆焚烧不能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不会大幅度提高砂姜黑土C/N进而影响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微生物量的碳氮比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D].王珊.四川农业大学.2007, 02
[2]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路怡青 ;
朱安宁 ;
张佳宝 ;
陈效民 ;
陈文超 ;
舒馨 ;
张文国 .
土壤通报, 2014, 45 (01) :85-90
[3]   少免耕土壤结构与导水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水保效果 [J].
陈强 ;
Yuriy S Kravchenko ;
陈渊 ;
李续峰 ;
李浩 ;
宋春雨 ;
张兴义 .
土壤学报, 2014, 51 (01) :11-21
[4]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杨滨娟 ;
黄国勤 ;
钱海燕 .
土壤学报, 2014, 51 (01) :150-157
[5]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配施化肥对沿淮砂姜黑土培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郑学博 ;
张祥志 ;
崔键 ;
周静 ;
马超 .
土壤, 2012, 44 (06) :972-976
[6]  
免耕对北方旱作玉米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J].余海英;彭文英;马秀;张科利;.应用生态学报.2011, 01
[7]   免耕对小麦-玉米轮作下玉米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杨淑莉 ;
朱安宁 ;
张佳宝 ;
陈效民 ;
朱强根 .
土壤通报, 2010, 41 (04) :802-806
[8]   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与锰、锌、铜有效性的影响 [J].
汪金舫 ;
刘月娟 ;
李本银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03) :49-51
[9]   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 [J].
江晓东 ;
李增嘉 ;
侯连涛 ;
王芸 ;
王雪 ;
颜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7) :20-24
[10]   砂姜黑土长期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 [J].
孔令聪 ;
曹承富 ;
汪芝寿 ;
陈爱萍 ;
张存岭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