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小松山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7
作者
黄喜峰 [1 ]
钱壮志 [1 ]
吴文奎 [1 ]
孙保平 [1 ]
逯东霞 [1 ]
王成 [2 ]
陆彦俊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宁夏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环境; 分离结晶; 同化混染; 小松山基性—超基性岩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贺兰山小松山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基性岩的Mg#为0.71~0.76,接近原生岩浆的值,超基性岩的Mg#为0.80~0.89,具有岩浆早期堆晶的特征,稀土总量ΣREE为(13.03~82.66)×10-6;δ(Eu)为1.08~1.61,具弱正异常;(La/Yb)N为2.49~5.24,(Ce/Yb)N为3.01~4.97,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图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证明,该岩体产于板内拉张环境,岩体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后期发生了同化混染,岩体具有寻找铬-铜-镍型岩浆矿床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疆麻扎尔塔格地区铁富集型高镁岩浆的源区 [J].
姜常义 ;
贾承造 ;
李良辰 ;
张蓬勃 ;
卢登蓉 ;
白开寅 .
地质学报, 2004, (06) :770-780
[2]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新进展 [J].
苏尚国 ;
邓晋福 ;
汤中立 ;
罗照华 ;
余晓艳 ;
李芳凝 .
现代地质, 2004, (04) :454-459
[3]   小松山超基性杂岩体橄榄石的岩组分析 [J].
赵东宏 .
陕西地质, 2003, (02) :45-48
[4]   微量元素La,Nb,Zr在判别大地构造环境方面的应用 [J].
武莉娜 ;
王志畅 ;
汪云亮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 (04) :343-348
[6]   玄武岩类岩石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J].
孙书勤 ;
汪云亮 ;
张成江 .
地质论评, 2003, (01) :40-47
[7]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
[8]   微量元素比值研究岩浆源区成分的可靠性:玄武岩熔融实验研究 [J].
郑海飞 ;
谢鸿森 ;
郭捷 .
矿物学报, 1998, (04) :541-545
[9]  
岩石地球化学.[M].(英)HughR.Rollison著;杨学明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10]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李昌年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