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博弈分析
被引:5
作者
: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不详
中国科学院
张景中
[
1
,
2
]
周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
周平红
[
2
]
彭翕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
彭翕成
[
2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
[2]
不详
来源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10年
/ 04期
关键词
:
教育信息化;
利益群体;
策略选择;
博弈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
040110 ;
摘要
: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围绕教育软件的有效应用,从教育信息化利益相关者角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形成了教育软件企业、教师和学生、政府人员、专家等不同利益群体。教育软件企业之间、企业与教师之间、政府人员与企业之间、专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多种利益冲突和"囚徒困境"。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利益群体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付出、收益和风险,探寻可能达到的平衡状态以及谋求理想的共赢状态,这就需要建立规范来协调,以合作代替冲突,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选择互利性的博弈方式,达到各群体之间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三款数学教育软件的比较与设计思想分析
[J].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张景中
;
彭翕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彭翕成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1)
:107
-113
[2]
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
[J].
王运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王运武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2)
:16
-19
[3]
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
[J].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张景中
;
王继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王继新
;
张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张屹
;
彭翕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彭翕成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11)
:13
-18
[4]
网络教育软件产业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文福安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5
-28
[5]
发展教育软件的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纯厚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02)
:63
-66
[6]
中国教育软件产业的市场化之路
[J].
郑永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科利华软件集团
郑永柏
;
夏巍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科利华软件集团
夏巍峰
.
中国远程教育,
2003,
(06)
:17
-21
[7]
数学机械化与现代教育技术
[J].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张景中
.
信息技术教育,
2003,
(01)
:34
-37
[8]
教育软件遭遇生产力悖论[N]. 黄荣怀,张进宝.中国计算机报. 2007 (B06)
[9]
经济博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谢识予编著, 2002
←
1
→
共 9 条
[1]
三款数学教育软件的比较与设计思想分析
[J].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张景中
;
彭翕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彭翕成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1)
:107
-113
[2]
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
[J].
王运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王运武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2)
:16
-19
[3]
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
[J].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张景中
;
王继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王继新
;
张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张屹
;
彭翕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彭翕成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11)
:13
-18
[4]
网络教育软件产业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文福安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5
-28
[5]
发展教育软件的策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纯厚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02)
:63
-66
[6]
中国教育软件产业的市场化之路
[J].
郑永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科利华软件集团
郑永柏
;
夏巍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科利华软件集团
夏巍峰
.
中国远程教育,
2003,
(06)
:17
-21
[7]
数学机械化与现代教育技术
[J].
张景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张景中
.
信息技术教育,
2003,
(01)
:34
-37
[8]
教育软件遭遇生产力悖论[N]. 黄荣怀,张进宝.中国计算机报. 2007 (B06)
[9]
经济博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谢识予编著, 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