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

被引:48
作者
笪素林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精神; 治理模式; 社会合作;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6.09.014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发达的公共精神是良好社会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传统中国的治理模式无法孕育发达的公共精神,而公共精神的缺乏又导致传统中国无法实现更好的社会治理。在今日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发达的公共精神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 [J].
徐勇 .
开放时代, 2001, (07) :25-33
[2]   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 [J].
许倬云 .
文物季刊, 1996, (02) :65-82
[3]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
[4]  
中国人的素质[M]. 学林出版社 , (美)明恩溥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