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

被引:96
作者
谢立中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过程-事件分析; 实践社会学; 结构-制度分析; 多元话语分析;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7.04.010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过程-事件分析"(或"实践社会学")的倡导者批评"结构-制度分析"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静态的结构来加以看待,因而不能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奥秘。他们主张只有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动态的、流动的过程来加以看待,才能够对社会现实作出更为适当的描述和理解。"结构-制度分析"的倡导者则对此种看法进行了严正的反驳。其实,从多元话语分析学者的立场来看,这两种研究策略都只不过是我们可以用来建构社会现实的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而已。在它们的引导和约束之下,我们能够采用不同的话语策略来对社会现实做出不同的话语建构。但对于这两种话语系统及人们在它们各自的引导和约束之下所完成的那些话语建构之间到底孰优孰劣这样的问题,我们却难以做出绝对的判断和回答。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3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孙立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M].王汉生;杨善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基层政权.[M].张静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论文字学.[M].(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  
知识考古学.[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