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婚姻的现状及其趋势

被引:7
作者
徐安琪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婚姻; 主导地位; 反常家庭; 婚龄; 结婚年龄; 新婚姻法; 离婚率; 当事人; 婚姻质量; 夫妻关系;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1.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我国城市的婚姻出现如下趋势:一、初婚年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80年代前的晚婚急剧增加具有“超前”性,非正常年代贬抑爱情的舆论导向以及强行晚婚的社会控制等促成了不少人并非自觉的晚婚行为,故此后的平均初婚年龄的提前是自然、正常的;二、自己结识的夫妇增多但介绍婚姻仍将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闲暇方式的多样化、异性间的互识、沟通机会增多,但受现阶段社会消费水平及闲暇时间等限制,两性在工作之余的交往仍不充分,而传统的社交及表爱方式则仍束缚着男女间的主动交际和大胆求偶,由此也减少了夫妇自识结合的概率;三、婚姻满意度降低但质量提高——婚姻质量的提高集中体现在人们婚姻价值观的衍变上,即维系婚姻的感情因素比重上升、性的生理和心理价值被承认、当事人更看重婚姻的内涵而不是形式以及社会不再把道德作为评价婚姻质量的唯一指标,四、离婚率上升但稳定趋势依旧——这是因为及时解除死亡婚姻,使感情破裂的已婚男女及其子女从积聚着对抗的反常家庭中解脱出来,对于当事人重新获得幸福、对于治愈孩子的身心创伤、对于在新的基础上巩固家庭关系和稳定社会都是有利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社会统计资料[M].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 1987
[2]  
中国城市家庭[M].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组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