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流生态修复

被引:127
作者
倪晋仁
刘元元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河流健康; 河流系统功能; 阶段; 诊断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6.09.001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以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从人与河流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出发,探讨了原始自然阶段、工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等四个阶段的河流特点和治理条件,分析了各个阶段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探讨了河流健康、河流功能、功能要素和生态修复措施四个层次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步骤。
引用
收藏
页码:1029 / 1037+1043 +10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J].
钱正英 ;
陈家琦 ;
冯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5
[2]   长江下游干流河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计算 [J].
桑连海 ;
黄薇 ;
刘强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 (01) :57-59
[3]   多沙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特点研究 [J].
罗华铭 ;
李天宏 ;
倪晋仁 ;
王裕东 ;
不详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 2004, (S1) :155-164
[4]   河流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和服务功能 [J].
栾建国 ;
陈文祥 .
人民长江, 2004, (09) :41-43
[5]   污水高效处理和资源化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研究 [J].
叶正芳 ;
倪晋仁 ;
李彦锋 ;
卓仁禧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4) :332-337
[6]   黄河下游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J].
倪晋仁 ;
金玲 ;
赵业安 ;
刘小勇 .
水利学报, 2002, (10) :1-7
[7]   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 [J].
倪晋仁 ;
崔树彬 ;
李天宏 ;
金玲 .
水利学报, 2002, (09) :14-19+26
[8]   河流保护与管理综述 [J].
谭炳卿 ;
孔令金 ;
尚化庄 .
水资源保护, 2002, (03) :53-57
[9]   东辽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 [J].
严登华 ;
何岩 ;
邓伟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46-49
[10]  
河流动力地貌学.[M].倪晋仁;马蔼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