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10
作者
戴思兰
王丽霞
吴乃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刺五加;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1 [木本];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选取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刺五加3个居群共49个单株的新鲜叶片,提取纯化基因组DNA。使用OPA和OPB系列8个随机引物进行PCR反应,对DNA样本做RAPD分析。3个居群多态RAPD位点的百分数分别为93.5%,91.3%和97.6%;3个居群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41,0.363和0.388;3个居群两两单株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45,0.390和0.412。结果表明刺五加种内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为探讨刺五加种内变异及相关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RAPD analysi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Acanthopanax brachypus[J]. YAN HUA JUN;SI LAN DAI;NAI HU WU(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ling 100080).Cell Research. 1997(01)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J].
周立伟,吴乃虎 .
生物工程进展, 1995, (04) :22-25
[3]   刺五加生殖生态学的研究(Ⅲ)——根茎分布、能量分配及干扰对无性系小株发生的影响 [J].
祝宁 ;
刘阳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3, (05) :35-40
[4]   刺五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Ⅰ.刺五加的种群结构 [J].
祝宁 ;
臧润国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2) :113-119
[5]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