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肥方案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赵红 [1 ]
吕贻忠 [1 ]
杨希 [2 ]
周连仁 [2 ]
靳向胜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碳库管理指数;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配肥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减施化学氮肥而相应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寻找最佳的有机无机配比施肥方案。【方法】以黑龙江双城黑土为研究对象,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T1)、施5/6(N)+1/6有机肥(T2)、施4/6(N)+2/6有机肥(T3)、施3/6(N)+3/6有机肥(T4)、施2/6(N)+4/6有机肥(T5)。选用经典测定方法对各处理进行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测定,进而算出碳库管理指数。【结果】施2/6(N)+4/6有机肥与施3/6(N)+3/6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单施无机肥高15.7%、6.4%和8.2%、10.9%;施3/6(N)+3/6有机肥与施5/6(N)+1/6有机肥碳库管理指数(CPMI)最高,其平均值比施2/6(N)+4/6有机肥和单施无机肥处理均高13.0%;单施无机肥、施5/6(N)+1/6有机肥与施3/6(N)+3/6有机肥粮食产量平均值高于其它处理9.1%。【结论】有机肥无机肥的不同配比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粮食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施3/6(N)+3/6有机肥的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粮食产量,是双城有机无机配肥的最佳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164 / 3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J].
佟小刚 ;
徐明岗 ;
张文菊 ;
卢昌艾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1) :3664-3671
[2]   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肥料长期试验为例 [J].
潘根兴 ;
周萍 ;
张旭辉 ;
李恋卿 ;
郑聚锋 ;
邱多生 ;
储秋华 .
生态学报, 2006, (11) :3704-3710
[3]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J].
徐明岗 ;
于荣 ;
王伯仁 .
土壤学报, 2006, (05) :723-729
[4]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徐明岗 ;
于荣 ;
孙小凤 ;
刘骅 ;
王伯仁 ;
李菊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59-465
[5]   土壤碳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君 ;
宫渊波 ;
王巧红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5) :59-64
[6]   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和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 [J].
孙天聪 ;
李世清 ;
邵明安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9) :1841-1848
[7]   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J].
于荣 ;
徐明岗 ;
王伯仁 .
土壤肥料, 2005, (02) :49-52
[8]   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朱平 ;
任军 ;
王立春 ;
梁爱珍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1) :1318-1324
[9]   施肥对土壤不同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沈宏 ;
曹志洪 ;
徐志红 .
土壤学报, 2000, (02) :166-173
[10]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J].
张维理 ;
田哲旭 ;
张宁 ;
李晓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