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立法完善

被引:17
作者
杨涛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 临时禁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D997.1 [国际民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30年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发展,临时禁令以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形式逐步得以确立,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救济中表现出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回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反思和检讨知识产权救济中临时禁令制度所面临的规范冲突、体系交织、类型缺位、程序薄弱、标准模糊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立法中必须明确临时禁令制度在知识产权法与民事诉讼法中的定位与归属;统一临时禁令体系的普遍适用规则;增添临时禁令的缺位类型;完善临时禁令的程序要素;加快禁令审查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美两国专利临时禁令制度比较研究[J]. 孙海龙,姚建军.中国专利与商标. 2008(03)
[2]  
中美两国专利临时禁令制度比较研究[J]. 孙海龙,姚建军.中国专利与商标. 2008 (03)
[3]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临时禁令到行为保全制度的构建 [J].
钱颖萍 .
电子知识产权, 2008, (03) :33-35+51
[4]   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 [J].
廖永安 ;
黎藜 .
北方法学, 2008, (01) :87-98
[5]   中国“诉前禁令”初显威力美国MP3芯片巨头被迫妥协 [J].
古儒 .
IT时代周刊, 2007, (13) :28-29
[6]   美国中间禁令探讨 [J].
张江涛 ;
薛波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28-31
[7]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J].
吴汉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22-133+206
[8]   论知识产权保护的临时措施 [J].
龙著华 .
河北法学, 2003, (03) :63-66
[9]   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以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中心的研究 [J].
肖建国 .
法商研究, 2002, (04) :3-10
[10]   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禁止令制度 [J].
吴登楼 .
政治与法律, 2000, (02)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