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烘烤粮食、黏土和饮用水中砷、硒、汞的含量

被引:16
作者
雒昆利 [1 ]
李会杰 [1 ]
陈同斌 [1 ]
王伟中 [2 ]
毕世贵 [2 ]
吴学志 [2 ]
黎伟 [2 ]
王丽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云南昭通市科技局
关键词
氟中毒区; 煤; 黏土; 饮用水; 砷; 硒; 汞;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8.03.027
中图分类号
R599 [地方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探讨昭通氟中毒地区煤和粮食中砷、硒、汞的含量和分布,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系统采集了160个煤、粮食、饮用水等样品,用AFS-82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的砷、硒、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砷含量为8.84 mg/kg.在居民中发现砷含量89.09 mg/kg的高砷煤.煤中的硒、汞含量较低;煤层中黄铁矿结核中的硒、汞含量高.中毒区烘烤后的玉米和辣椒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0.7 mg/kg)的砷.烘烤后的辣椒中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硒、汞限量标准,但烘烤后的玉米大多数没有超标;昭通氟中毒区的拌煤黏土大多是高砷土,平均砷含量大于16 mg/kg,但黏土中硒、汞含量较低.病区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一般低于国家饮用水砷中毒标准,饮用水中硒、汞均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有高砷煤存在,黄铁矿结核和部分亮煤的砷含量高.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存在着高砷介质——烘烤后的高砷玉米和辣椒,氟中毒区烘烤粮食中的砷可能来源于煤和拌煤黏土中的砷.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土和水中氟的含量与分布 [J].
雒昆利 ;
李会杰 ;
冯福建 ;
陈同斌 ;
熊明海 ;
王伟中 ;
廖晓勇 ;
黎伟 ;
王丽华 .
煤炭学报, 2007, (04) :363-368
[2]   2003年昭通市昭阳区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J].
叶枫 ;
王安伟 ;
彭何碧 ;
马祥万 ;
周宗正 ;
周荣发 ;
孙继芳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5, (01) :111-111
[3]   2002年镇雄县地方性氟中毒重点调查 [J].
陈祖寿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4, (05) :34-34
[4]   2002年云南省昭通市燃煤型氟中毒调查结果分析 [J].
叶枫 ;
杨桂荣 ;
彭何碧 ;
王安伟 ;
杨春光 .
地方病通报, 2004, (02) :63-64
[5]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总报告) [J].
金银龙 ;
梁超轲 ;
何公理 ;
曹静祥 ;
马凤 ;
王汉章 ;
应波 ;
吉荣娣 ;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协作组 .
卫生研究, 2003, (06) :519-540
[6]   饮水砷卫生标准研究进展 [J].
梁超轲 ;
王汉章 ;
马凤 ;
金银龙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 (03) :83-86
[7]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元素及As的分布 [J].
代世峰 ;
任德贻 ;
李生盛 ;
宋建芳 ;
武朝晖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2) :8-11
[8]   中国煤中的砷 [J].
陈萍 ;
唐修义 .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S1) :19-25
[9]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砷中毒调查 [J].
汤万成 ;
何俊平 ;
施周文 ;
邹斌 ;
蒋华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2, (02) :110-113
[10]   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研究进展 [J].
张爱华 ;
黄晓欣 ;
蒋宪瑶 ;
郭渝成 ;
罗鹏 ;
薛寿征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0, (08)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