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愿景下煤炭行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

被引:161
作者
陈浮 [1 ,2 ,3 ]
于昊辰 [1 ,2 ]
卞正富 [2 ]
尹登玉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煤炭行业; 发展路线图; 命运共同体;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21.0368
中图分类号
F426.2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碳中和愿景擘画了国家碳减排与气候治理的宏伟蓝图,但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决定了该目标实现的艰难。当前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绿色开采、科学用煤是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愿景实现的关键。为此,从"脱碳"与"去煤"非对等关系着手,引入全生命周期视角厘清煤炭行业与下游产业间的减排责任。依据6个不同机构设置的10种情景,选取重要参数,预测未来30 a中国的煤炭需求。审视煤炭行业发展与碳中和愿景之间差距,制定符合国情的从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实现不同阶段的发展路线图。研究表明:(1)盲目"去煤"不符合国情,但煤炭行业要正视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偏差,厘清行业责任以及切合实际义务的减排边界,明确煤电、煤化工等下游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不应归于煤炭行业。(2)不同情景下煤炭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大致分为维系现状、适度减少和净零愿景3个区间。所有预测煤炭占一次能源份额均趋于衰减,煤炭行业发展空间大大减少。2030—2050年既是行业存亡的关键期,也是技术变革的活跃期。(3)当前煤炭行业发展、规划以及战略导向与碳中和愿景目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包括标准规范、监管要求、治理能力、技术研发、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最终取决于自身能否实现原位利用、近零排放,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能否应用与推广。因此,未来应科学评估煤炭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树立"能源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低碳防污协同治理。将煤炭行业实现碳中和愿景划分为起步期(2020—2030年)、攻关期(2030—2050年)、巩固期(2050—2060年)3个阶段,不同阶段应付诸行之有效的技术路径,兼顾节能减排与开源增汇的双重策略,确保煤炭行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平稳、绿色、有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08 / 182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零碳电力对中国工业部门布局影响分析 [J].
姜克隽 ;
向翩翩 ;
贺晨旻 ;
冯升波 ;
刘昌义 ;
谭新 ;
陈莎 ;
代春艳 ;
邓良辰 .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4 (01) :5-11
[2]   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J].
刘峰 ;
曹文君 ;
张建明 ;
曹光明 ;
郭林峰 .
煤炭学报, 2021, 46 (01) :1-15
[3]   促进能源气候协同治理机制与路径跨学科研究 [J].
张希良 ;
姜克隽 ;
赵英汝 ;
鲁宗相 ;
赵晓丽 ;
鲁玺 ;
黄瀚 ;
白恺 .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1, 4 (01) :1-4
[4]   疫情后谁将继续领导全球气候治理——欧盟的衰退与反击 [J].
寇静娜 ;
张锐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1) :87-104
[5]   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 [J].
王灿 ;
张雅欣 .
中国环境管理, 2020, 12 (06) :58-64
[6]   何谓“碳中和”? [J].
邓旭 ;
谢俊 ;
滕飞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 (01) :107-113
[7]   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J].
王一鸣 .
管理世界, 2020, 36 (12) :1-13
[8]   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与“十四五”时期碳减排政策优化 [J].
平新乔 ;
郑梦圆 ;
曹和平 .
改革, 2020, (11) :37-52
[9]   世界能源百年变局与国家能源安全 [J].
杨宇 ;
于宏源 ;
鲁刚 ;
王礼茂 ;
赵媛 ;
郝丽莎 ;
任东明 ;
方伟 ;
安海忠 ;
蔡国田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11) :2803-2820
[10]   “十四五”及未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指向及战略路径研究 [J].
王斯一 ;
吕连宏 ;
罗宏 .
环境保护, 2020, (20)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