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基本气候特征以及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就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进行诊断研究 ,并利用IAP2 LAGCM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冬季地面感热在青藏高原西部、藏南谷地、横断山地区异常偏强 ,中、东部异常偏弱时 ,可使北半球 50 0hPa高度场表现出较明显的EU型和PNA型 ;高原西部、青海中北部异常偏弱 ,高原中部及东南部异常偏强时 ,使北半球 1 0 0hPa高度场的年际差异加强 ;西部、南部为正 ,柴达木及青海东部地区为负时 ,则新疆南部、西北东部及江南地区少雨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夏季高原地面感热通量距平特征为西南、藏南谷地、横断山区偏强 ,高原大部(中心在青海南部 )异常偏弱时 ,则 50 0hPa高度场上青藏高原南部 (孟加拉湾 )高度偏高 ,高原北部高度偏低 ,负值区在帕米尔 ;当感热通量距平特征为高原西南、藏南谷地、横断山区偏弱 ,高原大部异常偏强时 ,有利于南亚高压的建立与维持 ;当地面感热通量呈南正北负距平差异时 ,长江上游、黄河源头及西北地区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 ,气温偏低 ,中国东部、南部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通过数值模式进行的敏感性试验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