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自动站降水特征的聚类分析

被引:25
作者
刘伟东 [1 ]
尤焕苓 [2 ]
任国玉 [3 ]
杨萍 [4 ]
张本志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3] 国家气候中心
[4]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关键词
自动站; 降水特征; 自动站分类; 聚类分析; 城市雨岛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5.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7—2010年北京123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的主城区、西部和北部区、东北区、东南区共分为4个区域的逐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与实际地形和下垫面类型比较,自动站分类较为合理,避免了在区域划分方面的主观因素影响。主城区降水集中时段最为突出,集中出现在7月逐日20—00时,且降水强度最强,降水量较大,降水小时数不多。西部和北部区降水集中出现在6月逐日18—20时、7月逐日23时至次日03时,降水小时数最多,降水强度不大,降水量不大。东北区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逐日00—08时和17—23时,降水小时数较多,降水强度不大,降水量最大;东南区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的逐日02—04时,降水小时数少,降水强度较大,降水量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44 / 8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俞小鼎 .
气象, 2012, 38 (11) :1313-1329
[2]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二)极端性降水成因初探及思考 [J].
孙军 ;
谌芸 ;
杨舒楠 ;
代刊 ;
陈涛 ;
姚蓉 ;
徐珺 .
气象, 2012, 38 (10) :1267-1277
[3]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J].
方翀 ;
毛冬艳 ;
张小雯 ;
林隐静 ;
朱文剑 ;
张涛 ;
谌芸 ;
盛杰 ;
蓝渝 ;
林易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10) :1278-1287
[4]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J].
谌芸 ;
孙军 ;
徐珺 ;
杨舒楠 ;
宗志平 ;
陈涛 ;
方翀 ;
盛杰 .
气象, 2012, 38 (10) :1255-1266
[5]   北京市强降雨分区及重现期研究 [J].
马京津 ;
李书严 ;
王冀 .
气象, 2012, 38 (05) :569-576
[6]   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估 [J].
杨萍 ;
刘伟东 ;
仲跻芹 ;
杨杰 .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06) :706-715
[7]   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城区降水影响探讨 [J].
梁灵君 ;
杨忠山 ;
白国营 .
北京水务, 2011, (03) :15-18
[8]   基于卫星探测资料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降水影响的观测研究 [J].
黎伟标 ;
杜尧东 ;
王国栋 ;
吴美双 ;
许吟隆 .
大气科学, 2009, 33 (06) :1259-1266
[9]   地形与城市环流共同作用下的β中尺度暴雨 [J].
孙继松 ;
杨波 .
大气科学, 2008, (06) :1352-1364
[10]   北京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J].
李建 ;
宇如聪 ;
王建捷 .
科学通报, 2008, (07) :82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