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受体定位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3
作者
张遐
鞠躬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
[2]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 西安
[3] 西安
关键词
受体定位; 神经元; 光镜; 胞体; 抗独特型抗体; 神经组织; ARG; 免疫组化法; 定位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从1965年Paton和Rang首次用氚(3H)标记的阿托品显示了神经递质受体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基本问题是:神经递质受体位于神经元的什么部位?早期的受体结合生化测定法(Biochemical Receptor-Binding Assay)仅粗略地显示脑内神经递质受体的分布概况,不能确定受体的具体位置。七十年代后,随着放射自显影受体定位法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抗受体抗体和抗独特型抗体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组化技术受体定位法的迅速兴起,使神经递质受体的定位研究发展到了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由于受体的定位研究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阐明脑的化学构造和功能及探索神经病理变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神经解剖学方法[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鞠躬等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