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
被引:28
作者:
蔡绍洪
[1
,2
]
谷城
[1
]
张再杰
[2
]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ESDA;
西部地区;
地理探测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2 ;
摘要:
[目的]定量评估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对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ESDA分析2009—2019年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进一步分析导致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子。[结果]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增速明显,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2009年拮抗、磨合发展阶段,到2019年多数地区达到初步协调发展阶段;西部内部协调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两极化”特征,具有“俱乐部趋同”现象;相对于单因子驱动,双因子的交互作用解释能力更强。[结论]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变化明显;内部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设施“硬件”上多下功夫的同时,构建“多组合”发展策略有助于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3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