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

被引:28
作者
蔡绍洪 [1 ,2 ]
谷城 [1 ]
张再杰 [2 ]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ESDA; 西部地区; 地理探测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2 ;
摘要
[目的]定量评估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对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ESDA分析2009—2019年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进一步分析导致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子。[结果]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增速明显,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2009年拮抗、磨合发展阶段,到2019年多数地区达到初步协调发展阶段;西部内部协调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两极化”特征,具有“俱乐部趋同”现象;相对于单因子驱动,双因子的交互作用解释能力更强。[结论]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变化明显;内部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设施“硬件”上多下功夫的同时,构建“多组合”发展策略有助于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 [J].
郭远智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21, 76 (06) :1408-1421
[2]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唐晓灵 ;
高煜童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 (05) :169-177
[3]   我国乡村发展驱动因素与区域差异分析 [J].
韩楠 ;
刘玉红 ;
刘艳娟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1, (04) :40-48
[4]   乡村振兴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J].
李新平 ;
胡燕 ;
卢晓莉 .
农村经济, 2021, (03) :18-25
[5]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 [J].
王淑佳 ;
孔伟 ;
任亮 ;
治丹丹 ;
戴彬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 (03) :793-810
[6]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交互影响——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付丽娜 ;
彭真善 ;
张爱群 .
经济地理, 2020, 40 (11) :95-104
[7]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 [J].
曾潍嘉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10) :109-114
[8]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 [J].
徐维祥 ;
李露 ;
周建平 ;
刘程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9) :2044-2062
[9]   国际视角下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思考 [J].
冯丹萌 ;
孙鸣凤 .
城市发展研究 , 2020, (08) :29-36
[10]   时空交互视角下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演化 [J].
张新林 ;
仇方道 ;
朱传耿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8) :1867-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