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聚集性疫情分析

被引:16
作者
史景红 [1 ]
向妮娟 [2 ]
张彦平 [1 ]
陈敏 [1 ]
孙闪华 [1 ]
陈涛 [1 ]
袁帆 [1 ]
汪立杰 [1 ]
杨静 [1 ]
杨丽梅 [1 ]
李培龙 [3 ]
樊春祥 [4 ]
杨道威 [5 ]
赵勇 [6 ]
徐鹏 [3 ]
赵庆龙 [7 ]
宗俊 [8 ]
张洋 [9 ]
徐翠玲 [1 ]
舒跃龙 [1 ]
冯子健 [2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6] 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
[7]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
[8]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9] 吉林省四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10年8月10日,中国报告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2773起(发病77 363例,死亡20例),其中学校(包括托幼机构)报告聚集性疫情2498起(占总起数的90.08%),以中学为主(1223起,48.96%)。南方省份的聚集性疫情较多(占总起数的77.03%)。南方省份在2009年6、11月出现两次报告高峰,北方省份仅在9月出现一次报告高峰。结论中国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聚集性疫情的分布特点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但冬季高峰的起点明显早于季节性流感,且流行强度远超过季节性流感。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重庆市2009年6~10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征分析 [J].
肖邦忠 ;
李勤 ;
凌华 ;
龙江 ;
张敏 ;
李志峰 ;
肖达勇 ;
冯燕 ;
漆莉 .
重庆医学, 2010, 39 (02) :222-223+240
[2]   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J].
庹晓莉 ;
彭中 ;
王成 ;
孙丁 ;
速丽媛 ;
岳勇 ;
张亚兰 ;
尹仲良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10)
[3]   1957年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病学概述 [J].
隋竑弢 ;
杨丽梅 ;
王伟 ;
辛丽 ;
董丽波 ;
黄维娟 ;
隗合江 ;
徐翠玲 ;
郭元吉 ;
李德新 ;
舒跃龙 .
病毒学报, 2009, 25(S1) (S1) :27-32
[4]   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J].
张静 ;
杨维中 ;
郭元吉 ;
徐红 ;
张烨 ;
李梓 ;
郭俊峰 ;
王敏 ;
梁国栋 ;
王文杰 ;
李正懋 ;
孙新华 ;
肖东楼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6) :9-13
[5]  
Outbreak of Pandemic In?uenza A (H1N1-2009) in Singapore, May to September2009. Jeffery L Cutter,Li Wei Ang,Florence YL Lai, et al. Annals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