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绿水资源开发与雨水集流技术潜力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小雁 [1 ]
马育军 [2 ]
宋冉 [2 ]
邱国玉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绿水; 雨水集流; 水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绿水是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消耗掉的水资源,是一种在传统水资源评价体系中被忽视了的水资源。本文分析了中国绿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中国内陆河流域、腾格里沙漠和黄土高原等地区的绿水分配特征,以及雨水集流技术在绿水开发利用中的潜力。中国绿水资源总量约3.4万亿m3,约占降水资源总量的54%;其分布很不均衡,西北地区的绿水占降水比例的70%以上,而南方地区的平均比例为48%,说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在半干旱地区的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绿水占有量超过90%,其中非生产性绿水占45%~50%;在干旱地区内陆河黑河流域,绿水占有量达77%,其中非生产性绿水占52.4%。雨水集流结合地表覆盖等水保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绿水生产力,在绿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北干旱区生态需水研究 [J].
程国栋 ;
赵传燕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1101-1108
[2]   “绿水”与节水:中国水资源内涵问题讨论 [J].
刘昌明 ;
李云成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6, (01) :16-20
[3]   绿水及其研究进展 [J].
程国栋 ;
赵文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3) :221-227
[4]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蒸发蒸腾 [J].
张志山 ;
李新荣 ;
王新平 ;
张景光 ;
刘立超 ;
谭会娟 .
生态学报, 2005, (10) :2484-2490
[5]   无定河流域水量平衡变化的模拟 [J].
莫兴国 ;
刘苏峡 ;
林忠辉 ;
陈丹 ;
赵卫民 .
地理学报, 2004, (03) :341-348
[6]   土壤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J].
夏自强 ;
李琼芳 .
水科学进展, 2001, (04) :535-540
[7]   中国降水量与农田需水量 [J].
苏人琼 ;
陈远生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2) :50-53
[8]   减少地面蒸发,充分利用降水资源——黄土高原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思考 [J].
张信宝 ;
安芷生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1) :60-65
[9]   Incorporation of ridge and furrow method of rainfall harvesting with mulching for crop production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J].
Li, XY ;
Gong, JD ;
Gao, QZ ;
Li, FR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1, 50 (03) :173-183
[10]  
王百田等著.节水抗旱造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