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构造及沉积演化探讨——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14
作者
吉双文
燕子杰
姜能栋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郯庐断裂带; 济阳坳陷; 构造; 沉积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渤海湾盆地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构造及沉积发育过程与郯庐断裂带有着密切联系。地史上郯庐断裂带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既有过左旋也有过右旋,对盆地构造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其中,印支运动主要表现为挤压褶皱;燕山运动Ⅰ、Ⅱ幕主要表现为右旋剪切走滑;燕山运动Ⅲ幕主要表现为左旋剪切走滑,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右旋剪切走滑及拉张块断。最后得出盆地新生代早期形成的构造格局受到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盆地内的凸起或凹陷都是在褶皱基础上经断层改造形成的新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湾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幕次划分及演化特征 [J].
吉双文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4) :38-42
[2]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与地壳结构 [J].
宋国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1-4+105
[3]   中国的复式石油系统 [J].
安作相 ;
马纪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2) :1-5+5
[4]   华北克拉通分割与华北平原上古生界含气问题 [J].
安作相 ;
马纪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5) :22-26+4
[5]   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宋新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91-97
[6]  
多样性潜山成因、成藏与勘探[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3
[7]  
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M]. - 地质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3
[8]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 - 地质出版社 , 陆克政等著, 1997
[9]  
中国石油地质志[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 1993
[10]  
地史学[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倪丙荣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