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判识

被引:9
作者
孙永革
王志勇
盛国英
彭平安
张世焕
傅家谟
王武和
袁明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哈密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哈密
关键词
分子碳同位素; 生产力; 煤成油; 吐鲁番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煤系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及其相应生物生产力变化这一理论假设,应用气相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煤系沉积中煤和煤系页岩可溶有机质分子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煤较煤系页岩更富集重碳同位素,据此提出了判识煤和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吐鲁番盆地煤成油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952 / 9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烃地球化学.[M].王昌桂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2]  
煤成油理论与实践.[M].胡社荣编著;.地震出版社.1998,
[3]  
煤成烃地球化学.[M].傅家谟等著;.科学出版社.1990,
[4]  
Tertiary deltaic and lacustrine organic facies: comparison of biomarker and kerogen distributions..Joseph A. Curiale and Rui Lin;.Organic Geochemistry.1991,
[5]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二)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秦勇 ;
罗平 ;
孟繁友 ;
赵长毅 ;
杨福忠 ;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19-22+3+9
[6]   中国侏罗系煤成油若干问题 [J].
胡社荣 ;
方家虎 ;
侯慧敏 ;
潘响亮 ;
陈忠凯 .
地质论评, 1997, (02) :155-161
[7]   吐鲁番-哈密盆地煤成油研究 [J].
程克明 ;
张朝富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 (11) :12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