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咸草湿地冬季甲烷和二氧化碳通量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15
作者
刘泽雄 [1 ,2 ]
朱瑞琴 [1 ,2 ]
姚顺 [1 ,2 ]
黄佳芳 [1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咸草湿地; CH4; 通量; CO2通量; 影响因子; 闽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闽江河口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开放式感潮河口,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var.brevifolius为闽江河口区最大的鳝鱼滩沼泽湿地的主要土著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008年冬季(11月、12月和次年1月)咸草湿地涨潮前、涨落潮过程中和落潮后3个阶段排向大气环境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通量特征。结果表明,涨落潮过程中咸草湿地排向大气环境的甲烷通量小于涨潮前和落潮后,在时间上表现为冬季3个月甲烷排放通量持续下降;咸草湿地二氧化碳通量同样表现为涨落潮过程中小于涨潮前和落潮后,在时间上也呈递减趋势;氧化还原电位(Eh)以及pH值对咸草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