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审美观照发生条件的哲学分析

被引:5
作者
吴海伦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 审美观照; 哲学;
D O I
10.16323/j.cnki.lykx.2016.06.006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有赖于旅游审美主客体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其一是旅游审美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其二是旅游审美主体心理机制的建立,其三是作为旅游审美对象的客体具有感性形式并能够作为感性形象自由显现。也就是说,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主体需要具有审美观念和审美感觉,不被种种实用的、功利的观念所占据;客体必须是可以被感知的实际的对象,具有丰富的美的潜能。这两个条件总体来说就是要求:主体要心"虚",客体要物"实"(具有实在形象);虚以待物,实可入心,虚实综合作用便发生了旅游审美观照。旅游审美观照发生的过程就是主体的拟物化以及客体的拟人化的生成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旅游审美观照的哲学阐释 [J].
吴海伦 .
旅游学刊, 2015, 30 (06) :111-118
[2]   快乐哲学与休闲体验:消费时代的旅游审美文化 [J].
苏北春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36-141
[3]  
旅游审美概论.[M].曹诗图.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4]  
西方美学史纲.[M].邓晓芒;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于民;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  
帕斯卡尔与人生的意义.[M].(美) 莫里斯 (Morris;T.)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诗苑英华.[M].黄瑞云选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  
历代名画记.[M].(宋)郭若虚撰;王其〓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9]  
陈献章集.[M].(明)陈献章 著;孙通海 点校.中华书局.1987,
[10]  
美学.[M].(德)鲍姆嘉滕著;简明;王旭晓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