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与新中农争地的社会后果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杜园园
机构
[1] 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新中农; 中农塌陷; 资本下乡;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5.04.017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民自发的土地流转模式催生出一批以耕种从亲朋好友间低价流转的地为生的在村新中农。夫妻俩以劳动力最大限度为界,通过经营适度规模的土地获得体面的村庄生活(新中农)。与此同时,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出的背景下,这批在村种地农民变成村庄的中坚力量,成为村庄治理中的主体。然而,以政府主导、为吸引资本下乡所进行的土地流转正在摧毁这批中坚力量,还让外出务工村民长期处于失地状态。文章认为,农业政策应该致力于改善农业耕种条件,并守住耕地,保护好进城失败农民的最后退路,而非支持资本下乡打败新中农。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下中国亟待培育新中农 [J].
贺雪峰 .
人民论坛, 2012, (13) :60-61
[2]   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 [J].
陈成文 ;
罗忠勇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04) :5-10
[3]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 2011, (03) :70-79
[4]   “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 [J].
杨华 .
开放时代, 2012, (03) :71-87
[6]   中农治村的发生机理 [J].
刘锐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3) :21-27
[7]   土地流转、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转型——基于湖北省京山J村的调查 [J].
刘锐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2)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