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贵州烂泥沟金矿区苔藓植物及其生态修复潜力分析
被引:31
作者:
李冰
张朝晖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苔藓植物;
重金属;
生物富集;
生态修复;
烂泥沟金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6 [植物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世界级的大型卡林型金矿—贵州贞丰烂泥沟金矿区的苔藓植物进行初步调查。258份标本经鉴定共有15科37属81种。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牛毛藓科(Ditrichaceae)和珠藓科(Bartramiaceae)植物适于在该区生长。对金灰藓(Pylaisiella polyantha)、黄色真藓原变种(Bryum pallescensvar.pallescens)、牛毛藓(Ditrichum heteromallum)、阔叶小石藓(Weisia planifolia)、短叶小石藓(Weisia semipallida)、红毛细羽藓(Cyrto-hypnum versicolor)6种植物及其基质中的9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基质中As的含量达到222.378 mg kg-1,为国家3级标准(40 mg kg-1)的5.56倍;Hg的含量达23.516 mg kg-1,为国家3级标准(1.5 mg kg-1)的15.68倍,污染状况比较严重。通过对富集系数的分析来看,每种苔藓植物对至少3种以上的复合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可以作为复合重金属含量较高矿山的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先锋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