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在保藏中的鲜度变化

被引:10
作者
邓德文
陈舜胜
程裕东
袁春红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关键词
鲢; 僵硬; 腺苷三磷酸关联物; K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4 [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本文从感官、僵硬指数和腺苷三磷酸 (ATP)关联物三方面对鲢在保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2 0℃保藏时僵硬产生快 ,解僵也快 ,10℃保藏可以推迟僵硬的到来 ,5℃保藏可以显著延长僵硬期 ;即杀鲢ATP含量为 3~ 4μmol/g ,在保藏初期有轻微的上升 ,然后分解下降 ;IMP含量在保藏中有一个中间积累过程并可达到较高的含量 (>4μmol/g) ;ATP、IMP含量的变化和僵硬指数的变化基本同步 ;在 5℃或 10℃的保藏过程中次黄嘌呤核苷 (HxR)作为ATP分解的终产物累积 ,2 0℃时则为次黄嘌呤 (Hx)累积 ;保藏温度较高(2 0℃ )时 ,K值上升很快 ,5℃和 10℃时则明显减缓。总之 ,鲢在室温 (2 0℃ )下鲜度变化快 ,即杀后需低温保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化学冰保鲜非鲫的研究 [J].
曾名涌 ;
伍勇 ;
于瑞瑞 .
水产学报, 1997, (04) :443-448
[2]   鳙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J].
王慥 ;
郭大钧 ;
冯媛 ;
张钟兴 ;
袁国强 ;
骆肇荛 .
水产学报, 1993, (02) :113-119
[3]   几种淡水养殖鱼死后僵硬的季节变化 [J].
刘承初,王慥,王莉平,骆肇荛 .
水产学报, 1994, (01) :1-7
[4]   淡水养殖鱼类死后生化变化及其对鲜度质量的影响 [J].
杨宏旭 ;
衣庆斌 ;
刘承初 ;
王慥 ;
骆肇荛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01) :1-9
[5]   化学冰保鲜非鲫的研究 [J].
曾名涌 ;
伍勇 ;
于瑞瑞 .
水产学报, 1997, (04) :443-448
[6]   淡水养殖鱼类死后生化变化及其对鲜度质量的影响 [J].
杨宏旭 ;
衣庆斌 ;
刘承初 ;
王慥 ;
骆肇荛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