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组分对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方勇
宋景慧
机构
[1]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质型煤; 化学组分; 纤维素; 燃烧特性; 性能评估因子;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1.26.002
中图分类号
TQ534.2 [型煤燃烧];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生物质型煤燃烧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劣质煤燃烧性能。通过对生物质进行化学萃取实验,从分析生物质化学组分出发,对不同配比的生物质型煤进行了燃烧失重实验,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的加入改善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性能,其中影响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关键因素是生物质型煤中纤维素的含量,在仅考虑着火温度、挥发份最大释放速率及燃尽温度来评价燃烧特性时,纤维素含量越高,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性能越好。最后,提出了生物质型煤燃烧性能评估因子来定量评价纤维素含量对生物质型煤燃烧性能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评价.[M].李京京等编著;中国农业部;美国能源部项目专家组[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   Thermal behaviour and kinetics of coal/biomass blends during co-combustion [J].
Gil, M. V. ;
Casal, D. ;
Pevida, C. ;
Pis, J. J. ;
Rubiera, F.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 (14) :5601-5608
[3]   Renewable energy from agro-residues in China: Solid biofuels and biomass briquetting technology [J].
Chen, Longjian ;
Xing, Li ;
Han, Lujia .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9, 13 (09) :2689-2695
[4]   Low-temperature co-pyrolysis of a low-rank coal and biomass to prepare smokeless fuel briquettes [J].
Blesa, MJ ;
Miranda, JL ;
Moliner, R ;
Izquierdo, MT ;
Palacios, JM .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2003, 70 (02) :665-677
[5]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引火助燃剂的点火和烟气排放特性(英文) [J].
袁海荣 ;
庞云芝 ;
王奎升 ;
刘研萍 ;
左晓宇 ;
马淑勍 ;
李秀金 .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0, 18 (04) :687-694
[6]   300MW燃煤机组混燃秸秆成型燃料的试验研究 [J].
王学斌 ;
谭厚章 ;
陈二强 ;
牛艳青 ;
刘洋 ;
刘正宁 ;
徐通模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4) :1-6
[7]   生物质与煤混燃的灰分特性分析 [J].
董信光 ;
李荣玉 ;
刘志超 ;
周新刚 ;
殷炳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26) :118-124
[8]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 [J].
陈华艳 ;
苏俊林 ;
矫振伟 .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06) :1281-1286
[9]   秸秆类生物质与石煤在流化床中的混烧与黏结机理 [J].
宁新宇 ;
李诗媛 ;
吕清刚 ;
贠小银 ;
矫维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9)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