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4
作者
雷东阳
肖层林
陈立云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制种; 问题; 对策;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08.s1.022
中图分类号
S511.038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我国两系杂交稻选育已取得重大进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两系杂交稻制种仍然存在较大风险,已成为两系杂交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概要论述了两系杂交制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风险与对策 [J].
徐国华 ;
张生斌 ;
杨化龙 ;
林梅 .
种子科技, 2005, (01) :35-37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何强 ;
蔡义东 ;
徐耀武 ;
陈立云 .
杂交水稻, 2004, (01) :4-8
[3]   培矮64S的育性特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 [J].
邹江石 ;
姚克敏 ;
邓芳萍 .
作物学报, 2003, (01) :87-92
[4]   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发成就和发展策略 [J].
龙彭年 .
世界农业, 2002, (08) :36-38
[5]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 [J].
邓启云 ;
盛孝邦 ;
段美娟 ;
李新奇 .
杂交水稻, 2001, (03) :50-54
[6]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 [J].
杨远柱 ;
唐平徕 .
种子, 2001, (02) :14-16
[7]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2000, (S2) :37-37
[8]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特青的选育 [J].
罗孝和 ;
邱趾忠 ;
李任华 ;
白德朗 .
杂交水稻, 2000, (S2) :16-18
[9]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J].
罗闰良 ;
周承恕 .
种子, 2000, (06) :73-74
[10]   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J].
朱启升 ;
王安东 ;
杨前进 ;
李布青 ;
张德文 ;
许家平 .
杂交水稻, 2000, (03)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