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琮刍议

被引:28
作者
王巍
机构
关键词
兽面纹饰; 墓葬; 考古学文化; 福泉山; 草鞋山遗址; 贯耳; 玉琼; 良诸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良渚文化遗存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迄今已五十年了。七十年代以来,一批良渚文化的玉器被发掘出土,使人们对该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其中的玉琮和玉璧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琮、璧,它们自然成为国内外考古学者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良渚文化的玉琮进行器物形态学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都有若干差异。这些差异有无年代早晚的差别?对此尚无人论及。本文拟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资料,采用器物形态学的方法,对良渚文化玉琮的型式划分、年代序列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并对其起源、用途等问题略谈浅见。
引用
收藏
页码:1009 / 10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物 [J].
陈丽华 .
文物, 1984, (02) :17-22+5+99
[3]   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J].
汪遵国 ;
陈兆弘 .
文物, 1984, (02) :6-11
[4]   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J].
杨德标 .
考古学报, 1982, (03) :283-324+387
[5]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 [J].
高天麟 ;
张岱海 .
考古, 1980, (01) :18-31+100
[6]   青浦县崧泽遗址第二次发掘 [J].
黄宣佩 ;
张明华 .
考古学报, 1980, (01) :29-58+139
[8]   山东茌平县尚庄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 [J].
王恩田 ;
李盛奎 ;
吴文棋 ;
吴诗池 .
文物, 1978, (04) :35-45
[10]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 [J].
方酉生 .
考古, 1965, (05) :215-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