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以南堡凹陷为例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群
[
1
]
周海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周海民
[
2
]
董月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董月霞
[
2
]
曹中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曹中宏
[
2
]
机构
: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来源
:
中国石油勘探
|
2007年
/ 02期
基金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
隐蔽油气藏;
成因类型;
坡折带;
南堡凹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南堡凹陷隐蔽油气藏以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岩性及不整合遮挡和超覆等类型为主,其分布受不同类型坡折带,如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等控制。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地质因素是断裂,其中同沉积基底大断裂控制了决定隐蔽圈闭形成和分布的各类坡折带的形成,而油源断裂则起到了将油气从烃源区输导到隐蔽圈闭中聚集成藏的关键作用。隐蔽油气藏成藏需要经过3个阶段:断裂控坡折带—坡折带控隐蔽圈闭—油源断裂输导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83 +83
页数:9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