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徐建荣 [1 ]
陈圻 [1 ]
聂晟玮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江苏省信息中心
关键词
制造业; 结构; 要素异质; 效率;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8.03.010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在生产开放性和要素异质性的前提下,将内外资要素共同内置到生产函数中,运用1995年以来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这一时期结构调整的绩效。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所改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大,与一些文献认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改善最显著的结论不同。从要素产出水平看,劳动要素特别是内资劳动要素在生产中的产出弹性普遍较高,这启示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不同要素使用比例,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在扩大吸引外资过程中,由注重引进物质资本转向重视外资对我国人才培养和管理理念熏陶。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一种索洛余值法的扩展应用 [J].
李子彪 ;
胡宝民 ;
于建朝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5) :158-160
[2]   包含两类劳动投入的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J].
周亚 ;
李克强 ;
刘海龙 ;
蔡维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646-648
[3]   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 [J].
张海洋 .
管理世界, 2005, (06) :82-88
[4]   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管理世界, 2005, (04) :56-64
[5]   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 [J].
王德文 ;
王美艳 ;
陈兰 .
经济研究, 2004, (04) :41-49
[6]   集聚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 [J].
吴林海 ;
陈继海 .
管理世界, 2003, (08) :136-137
[7]   1980—1994期间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技术进步和最佳实践 [J].
郑京海 ;
刘小玄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2, (02) :521-540
[8]   90年代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来源分析 [J].
吕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0, (12) :45-50
[9]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 [J].
何洁 .
世界经济, 2000, (12) :29-36
[10]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J].
沈坤荣 .
管理世界, 1999, (05)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