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的差异性研究——以哈尼梯田两类社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孙业红 [1 ]
周洪建 [2 ]
魏云洁 [1 ]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2]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关键词
风险认知; 自然灾害; 差异性; 旅游社区; 哈尼梯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以云南元阳县两类社区(3个)深度访谈与半结构性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前提下,可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歌舞与传统服饰)、收入与就业机会增加、外来投资增长和传统文化保护是区分旅游社区与非旅游社区的主要指标。(2)与非旅游社区相比,旅游社区灾害风险总体认知水平相对更高,对灾害(风险)也更为敏感,其遭受灾害的损失可能更大,旅游社区居民更愿意主动适应灾害(风险)。(3)"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的差异性。该文可为指导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与适应行为的理性互动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梯田与旅游——探索梯田可持续旅游发展路径 [J].
Geoffrey Wall ;
孙业红 ;
吴平 .
旅游学刊, 2014, 29 (04) :12-18
[2]   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时空格局 [J].
周洪建 ;
张卫星 ;
雷永登 ;
尹卫霞 .
地理研究, 2013, 32 (06) :1077-1083
[3]   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J].
孙诗靓 ;
马波 .
旅游科学, 2007, (02) :29-32
[4]   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 [J].
保继刚 ;
文彤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4) :13-18
[5]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9
[6]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 [J].
唐顺铁 .
地理研究, 1998, (02) :34-38
[7]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秦大河, 2015
[8]  
Adapting to droughts in Yuanyang Terrace of SW China: insight from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 . Yehong Sun,Hongjian Zhou,Lingyun Zhang,Qingwen Min,Weixia Yin.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2013 (6)
[9]  
Risk assessment, risk valu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 programme: why we do need risk perception research[J] . Nick Pidgeon.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 1998 (1)
[10]  
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 Murphy P E. New York;London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