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下胚轴离体不定芽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朱丽华
张彩琴
盛小光
朱月林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南京
[4] 南京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大白菜; 下胚轴; 不定芽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4.1 [大白菜];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以大白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浓度TDZ和6-BA两种细胞分裂素与不同浓度NAA相配合的培养基上不定芽再生的差异,并利用筛选出的高效再生培养基研究外植体苗龄、切段来源、接种方式以及品种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BA相比,TDZ对诱导下胚轴不定芽再生更有效,在M S+TDZ 0.3 m g.L-1+NAA0.5 m g.L-1+A gNO35 m g.L-1的培养基上,下胚轴不定芽再生频率高达87.8%,平均每下胚轴再生不定芽数也达到15.1个;3~5 d苗龄之间的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能力无显著差异,再生频率均达到80%以上,此后随着苗龄的增加,不定芽分化频率快速下降,苗龄为7 d时再生频率只有51.1%;下胚轴不同切段不定芽再生能力由强到弱表现为:上部切段>中部切段>下部切段;以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方式接种的外植体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大于反插(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和平放的;不同品种大白菜下胚轴的不定芽再生能力有一定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DZ对不结球白莱离体子叶不定芽形成的效应.[A].朱月林;李式军;.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2001,
[2]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李浚明编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高等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调控.[M].黄学林;李筱菊 编著.科学出版社.1995,
[4]   影响大白菜高效离体培养再生的因素 [J].
邢德峰 ;
李新玲 ;
王全伟 ;
徐香玲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5) :420-424
[5]   大白菜再生体系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J].
赵泓 ;
姚磊 ;
刘凡 .
华北农学报, 2002, (03) :59-63
[6]   苯基噻二唑基脲(TDZ)在不同基因型芋组织培养中的生理效应 [J].
崔瑾 ;
朱月林 ;
李式军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31-34
[7]   大白菜真叶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J].
成细华 ;
戴大鹏 ;
刘凡 ;
姚磊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04) :310-311
[8]   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植株的获得与倍性鉴定 [J].
申书兴 ;
赵前程 ;
刘世雄 ;
张成合 ;
李振秋 ;
王彦华 ;
任清 ;
王梅 ;
尚爱芹 .
园艺学报, 1999, (04) :24-29
[9]   TDZ对莴苣(Lactuca sativa L.)器官发生及乙烯形成的影响 [J].
徐华松 ;
陆祖军 ;
王永繁 ;
黄学林 .
广西植物, 1999, (01) :92-94
[10]   TDZ对苹果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的效应(简报) [J].
张志宏 ;
景士西 ;
王关林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6) :4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