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农业技术进步研究综述

被引:56
作者
龚斌磊
张书睿
王硕
袁菱苒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理论; 农业生产函数; 农业生产率;
D O I
10.13246/j.cnki.iae.2020.06.002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农业技术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进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斯密关于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对广义技术进步率进行量化和测算,随后的内生增长理论又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对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更准确的测度。在农业领域,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业踏车理论、现代农业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均试图从理论上解释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的关系。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方面,主要有索洛余值和生产函数法、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方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总结了宝贵经验。然而,相关实证研究存在与经济增长理论脱节、测量方法和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不当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17 条
[1]   省际竞争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J].
龚斌磊 ;
张书睿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49 (02) :14-31
[2]   要素禀赋变化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路径的解释 [J].
孔祥智 ;
张琛 ;
张效榕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47-160
[3]   投入要素与生产率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 [J].
龚斌磊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6) :4-18
[4]   脱钩收入补贴对粮食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农户收入差异的视角 [J].
高鸣 ;
宋洪远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5) :15-27
[5]   技术进步类型选择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 [J].
曹博 ;
赵芝俊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09) :80-87
[6]   经营规模、地权稳定性与土地生产率——基于全国4省地块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仇焕广 ;
刘乐 ;
李登旺 ;
张崇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06) :30-43
[7]   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 [J].
郑旭媛 ;
徐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1) :45-66
[8]   中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 [J].
谢玲红 ;
毛世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5) :87-96
[9]   农业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 [J].
叶初升 ;
惠利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9 (03) :48-55
[10]   气候变化对苹果主产区单产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白秀广 ;
陈晓楠 ;
霍学喜 .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08) :9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