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16
作者
罗佐县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人口流动; 城市化; 政策;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2.04.00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刘易斯和托达罗关于发展中国家消除二元结构的人口流动模型理论对我国现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我国现实国情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户籍制度改革、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J].
彭连清 .
农业经济, 2001, (12) :9-11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 [J].
邵来安 .
农业经济, 2001, (11) :20-21
[3]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J].
姚裕群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1) :25-29
[4]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J].
王德海 ;
张克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9) :15-19
[5]   三化联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J].
刘永红 ;
蔡根女 ;
江占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5)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