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运聚特征

被引:22
作者
张敏强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研究院!广东湛江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底辟构造; 流体压裂; 热流体活动; 运聚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底辟构造带是强超压发育区 ,也是莺歌海盆地超压源所在地 ,属典型的垂向超压传递压力系统 ,热流体活动十分活跃 ,具独特的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研究表明 :(1)异常温压形成强流体势 ,异常高压为天然气运移提供强大动力 ;(2 )流体压裂形成良好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输导系统 ,底辟带热流体输导系统主要是流体压裂面 ;(3)热流体活动模式决定了天然气运移 ,流体压裂可导致流体释放 ,使孔隙压力降低 ,并造成流体压裂面自动封闭 ,尔后地层压力再次聚集增大 ,再次导致流体压裂和流体释放 ,依此反复 ,形成流体幕式活动。天然气作为热流体的组成部分 ,其成藏特征为幕式聚集和处于聚集散失再聚集供大于散的动态平衡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126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莺歌海盆地超压体系与油气聚集
    张启明
    刘福宁
    杨计海
    [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2) : 1 - 11
  • [2] 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作用的强化
    郝芳
    孙永传
    李思田
    张启明
    [J]. 地球科学, 1996, (01) : 71 - 75
  • [3]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J]. 地学前缘, 1995, (04) : 137 - 148
  • [4] 莺歌海盆地石油地质论文集.[M].张启明主编;.地震出版社.1993,
  • [5] 天然气运移、储集及封盖条件.[M].邓云山等著;傅家谟;刘德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