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琅岐岛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闫淑君 [1 ]
洪伟 [2 ]
吴承祯 [2 ]
林增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格局; 琅岐岛; 闽江口;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0.03.005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闽江口琅岐岛为研究区,选取1989年4月9日、1997年1月28日的LandsatTM影像和2005年1月7日的SPOT5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琅岐岛湿地的区域特点,将湿地景观划分为滩涂、灌溉水田、养殖水面、河漫滩、水库坑塘、河流6种类型;研究了琅岐岛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和各景观类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湿地面积发生明显变化,与1989年和1997年相比,2005年湿地面积大幅增加,达到4056.12hm2,湿地景观类型以灌溉水田、养殖水面和滩涂为主;1997年,湿地斑块数量(60块)、斑块密度(2.2508)和景观破碎度(0.0205)最大,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的干扰较大;各湿地景观要素中,水库坑塘的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指数最大,斑块小,分布零散,灌溉水田的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指数最小,表明灌溉水田斑块大且连通性好,破碎化程度低;研究期间,除河流较稳定外,其他类型湿地面积变化较明显,面积变化较大的是养殖水面和灌溉水田;与1989年相比,2005年养殖水面面积净增1124.01hm2,其中由其他类型湿地转化的面积有541.44hm2,还有582.57hm2由非湿地转化而来;灌溉水田面积净增252.54hm2,除各类湿地之间转出、转入外,另有761.76hm2由非湿地转入;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琅岐岛湿地景观多样性趋于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闽江口琅岐岛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 [J].
闫淑君 ;
洪伟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9, (05) :1243-1247
[2]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J].
李伟 ;
崔丽娟 ;
张曼胤 ;
王义飞 .
湿地科学, 2009, (01) :53-59
[3]   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崔保山 ;
王庆改 ;
陈辉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45-2252
[4]   辽宁省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丁亮 ;
张华 ;
孙才志 .
湿地科学, 2008, (01) :7-12
[5]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 [J].
毛德华 ;
吴峰 ;
李景保 ;
皮红莉 .
湿地科学, 2007, (01) :39-44
[6]   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陈鹏 .
湿地科学, 2006, (02) :101-107
[7]   闽江河口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郑彩红 ;
曾从盛 ;
陈志强 ;
林茂昌 .
湿地科学, 2006, (01) :29-35
[8]   厦门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陈鹏 .
生态科学, 2005, (04) :359-363
[9]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50年代以来湿地退缩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J].
侯伟 ;
张树文 ;
张养贞 ;
匡文慧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25-731
[10]   三江平原湿地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 [J].
刘红玉 ;
张世奎 ;
吕宪国 .
地理学报, 2004, (03) :3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