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组分含量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陈武荣
刘勤
禹洪双
王德建
曹志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 DOC; DON; DOP; DP; DS; UV280; 结构特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6.026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量(DOM)组分含量及其特性。研究表明:不同量化肥施用土壤DOC含量没有显著增加,而施用化肥,配施秸秆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DOC含量,配施猪粪能显著提高耕层和犁底层土壤DOC含量。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各层DON含量,除耕层C2外。施化肥后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增加,DON比例下降,化肥配施猪粪后土壤DON含量和比例显著增加。施用C1+M处理土壤DO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促进磷向下层迁移,而其他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耕层土壤DP含量显著高于犁底层和渗育层,C1+M、C2+S、C3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P含量,且向深层迁移明显。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DS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增幅尤为显著。施化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UV280,而化肥有机肥配施显著有利于土壤DOM芳香性结构更具复杂化与稳定性,特别是C1+M。DOM组分间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DOM各组分之间是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研究进展 [J].
方芳 ;
刘国强 ;
郭劲松 ;
刘智萍 .
水处理技术, 2009, 35 (04) :4-8
[2]   土壤碳循环研究及中国稻田土壤固碳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郑聚锋 ;
张旭辉 ;
周萍 .
土壤学报, 2008, (05) :901-914
[3]   秸秆施用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J].
周江敏 ;
陈华林 ;
唐东民 ;
祝亮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678-684
[4]   不同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DOM的影响研究进展 [J].
郭剑芬 ;
杨玉盛 ;
陈光水 ;
刘乐中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02-108
[5]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特性的变化 [J].
赵满兴 ;
Kalbitz Karsten ;
周建斌 .
土壤学报, 2008, (03) :476-484
[6]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J].
李辉信 ;
袁颖红 ;
黄欠如 ;
胡锋 ;
潘根兴 ;
樊后保 .
土壤学报, 2008, (02) :259-266
[7]   溶解性有机质在红壤水稻土碳氮转化中的作用 [J].
韩成卫 ;
李忠佩 ;
刘丽 ;
车玉萍 .
生态环境, 2006, (06) :1300-1304
[8]   有机肥对小麦根系生长及根系衰老进程的影响 [J].
李絮花 ;
杨守祥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67-472
[9]   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的变化 [J].
黄运湘 ;
王改兰 ;
冯跃华 ;
张杨珠 ;
段建南 .
土壤通报, 2005, (02) :181-184
[10]   有机肥料施用后潮土中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 [J].
倪进治 ;
徐建民 ;
谢正苗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1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