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大鼠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9
作者
丁杰 [1 ]
陈家旭 [1 ]
李植延 [2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2]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
关键词
肝郁; 胃黏膜; 疏肝解郁中药; 前列腺素E;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D O I
10.13192/j.ljtcm.2007.02.105.dingj.076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揭示肝郁及胃的病理生理基础,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采用“束缚法”复制大鼠肝郁模型。14天后,观察正常组、肝郁组、复健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大鼠胃液中游离黏液量、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胃黏膜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肝郁组大鼠胃黏膜出现炎性改变,余两组无显著性变化;肝郁组大鼠胃液中游离黏液量、PGE2含量低于余两组;且胃黏膜组织匀浆液中的SOD、NO水平均低于余两组;复健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肝郁可致胃黏膜产生炎性改变。胃液游离黏液量、PGE2含量及胃黏膜组织SOD、NO水平降低,是肝郁引起胃黏膜炎症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疏肝解郁中药可有效预防肝郁及胃病理变化产生,内在机制与其能够调节上述指标,增强胃黏膜防御保护机能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余贤恩,罗绮凝.外源性一氧化氮对豚鼠酸化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02):224-224
[2]   SOD模拟物PTC对O2·-介导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J].
王多宁 ;
莫简 ;
孙淑芬 ;
骆文博 ;
郭正仁 ;
巨宏博 ;
范家骏 ;
张建保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07) :580-582
[3]   肝失疏泄对小肠吸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张沁园 ;
刘燕池 ;
陈利国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4) :32-34
[4]   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理论思考 [J].
乔明琦 ;
张惠云 ;
陈雨振 ;
韩秀珍 ;
姚泽贤 ;
刘长华 ;
宋承木 .
中国医药学报, 1997, (05) :42-44
[5]   内源性-氧化氮对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J].
阎长栋,陈闽,顾洛,田苏平,李栋生 .
徐州医学院学报, 1995, (02) :114-117
[6]   “肝”与前列腺素E、F的关系 [J].
魏雅川 ;
卢贺起 .
中医杂志, 1995, (02) :107-109
[7]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粘膜的保护作用 [J].
邓长生,夏冰,陈德基 ;
周燕,龚玲玲,高志清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4, (01) :23-26
[8]   肝郁气滞与脾胃关系的探讨 [J].
崔向阳 ;
黄柄山 ;
范隆昌 ;
李爱中 .
黑龙江中医药, 1989, (05) :41-44
[10]  
陈寿坡主编.胃肠病临床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