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多点双列杂交试验 Ⅰ.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被引:19
作者
蒋开锋
曾德初
郑家奎
况浩池
曾宪平
龙太康
邵启明
吴凡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2] 四川省农科院科技处
[3]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4] 绵阳市农科所
[5]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产量,不完全双列杂交,AMMI模型,稳定性,适应;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8.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八五”后期育成的一批不育系和恢复系(同时加对照珍汕97A和明恢63)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0个组合,于1996年分别在成都、绵阳、重庆和泸洲进行试验,运用AMMI模型对参试组合的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9个组合的平均产量超过对照汕优63,增产幅度为0.03%~4.06%,占参试组合的42.11%;组合稳定性评价很重要,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达极显著水平,互作效应为基因型效应的二倍;AMMI模型的前两个主成分解释了83.35%的交互作用信息;珍汕97A/734、K42A/734和辐76A明恢/63表现丰产而稳产,辐76A/734和辐76A/生5丰产而不稳产,辐76A/成恢149、台九A/生5和K42A/成恢149则稳产而不丰产,其余组合既低产又不稳产。建议推荐辐76A/734、K42A/734、珍汕97A/734、辐76A/生5等参加省级区试;辐76A/生5同时在绵阳、珍汕97A/1348在重庆、K42A/明恢63在成都参加市级区试或示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