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以福建南平为例

被引:4
作者
翁伯琦
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山区生态经济;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3.01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以其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方法的普适性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应用。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福建南平地区2000~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平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1.750 hm2上升到2003年的2.057 hm2,生态赤字由2000年0.465 hm2上升至2003年的0.735 hm2,年均增长速率为16.96%,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2]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3]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4]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5]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