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

被引:7
作者
顾聆森 [1 ,2 ]
机构
[1] 中国昆曲博物馆
[2] 江苏省昆剧院
关键词
昆曲; 声腔改革; 魏良辅; 戏曲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616 [声乐理论];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魏良辅的声腔改革是对南曲音乐的综合改革,昆山腔不是昆曲的单一母体。魏良辅的声腔改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舞台语音排斥了正宗的苏州方言,而选定了"苏州—中州音",从而为昆曲吸收北曲和流传全国奠定了基础;二是发明了"依字行腔"的歌唱方法,即以字声、字韵决定演唱腔格,以求四声的中正得宜,从而进入一种"字清、腔纯、板正"的歌唱新境界;三是乐器伴春天的组合大成。由是论定:昆山腔、昆曲、昆剧不应该混为一谈,应把"国初"以顾坚为代表的地方声腔称为"昆山腔",把魏良辅的新声腔称为"昆曲",而把《浣纱记》以后昆曲歌舞演故事的形式称为"昆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扬州画舫录[M]. 中华书局 , (清)李斗撰, 1960
[2]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徐渭. 中国戏曲出版社 .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