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及其 研究趋势

被引:51
作者
孔祥斌 [1 ,2 ]
张蚌蚌 [3 ]
温良友 [1 ,2 ]
胡莹洁 [1 ,2 ]
雷鸣 [1 ,2 ]
姚静韬 [1 ,2 ]
辛芸娜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质量; 要素; 过程; 功能; 理论框架; 研究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对耕地质量的科学认识是进行耕地利用、评价与保护的关键和核心,目前对耕地质量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基础地力和健康等方面,认识的维度不断扩展,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耕地质量的认识,因此,从耕地资源组成要素出发,基于要素—过程—功能角度,构建耕地质量理论框架,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与推理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耕地资源综合体的概念,分析了耕地资源综合体的组成要素特征;论述了耕地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过程特征,构建了面向多功能的耕地质量要素—过程—功能质量认识框架;论述了耕地质量遗传与变异性、动态变化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研究趋势。研究结论: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框架及其提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质量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地籍学演进及其理论体系框架研究
    詹长根
    冯广京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 (10) : 4 - 14
  • [2] 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总方略
    董祚继
    [J]. 中国土地, 2017, (02) : 8 - 11
  • [3] 多层次作用边界下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量化及尺度效应
    牛海鹏
    肖东洋
    郜智方
    [J]. 资源科学, 2016, 38 (08) : 1491 - 1502
  • [4] 耕地质量观的演变与再认识
    杜国明
    刘彦随
    于凤荣
    刘美
    郑惠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4) : 243 - 249
  • [5] 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及土地科学学科演进研究
    冯广京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1) : 23 - 31
  • [6]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整治对策
    郧文聚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04) : 484 - 491
  • [7] 中国西部区国家级标准样地分布特征及代表性
    张蚌蚌
    孔祥斌
    相慧
    张青璞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7) : 227 - 235
  • [8]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奉婷
    张凤荣
    李灿
    曲衍波
    朱凤凯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 200 - 210+293
  • [9]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17) : 3557 - 3564
  • [10]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姜广辉
    张凤荣
    孔祥斌
    赵华甫
    周丁扬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8) : 42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