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四次解读

被引:5
作者
余金成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关键词
按劳分配; 马克思;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6.03.004
中图分类号
F014.4 [国民收入与分配];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按劳分配获得四次不同解读:其一,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对不同等劳动者实行平等权利,实质并不平等,需要向按需分配发展;他通过取消商品货币,阻断了按劳分配向按资分配转化。其二,列宁判断按劳分配体现了两项原则,强调了它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其三,毛泽东接受商品货币存在,认为需要限制按劳分配,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其四,邓小平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找到了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模式,使按劳分配趋向共同富裕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